如片名及預告所帶來的強烈「明示」,《為老婆唱首歌》不是走出奇風的電影。你知道老太太會死,你知道老先生會上台歌唱,這都不難預料;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上戲院去看這部電影?很簡單,因為我們希望被感動。我們希望在影片結束之後我們更熱愛生命,更珍惜身邊的所有人。
既然有音樂,既然有「雜牌軍參加正式比賽」的設定,《為老婆唱首歌》很自然地就讓我想起了傑克‧布萊克領軍的《搖滾教室》,類似的作法並不罕見。《為老婆唱首歌》跟《青春啦啦隊》一樣把這個雜牌軍設定為上了年紀的長者,讓觀眾聯想到死亡及最後的搏拚,追尋生命的快樂直到燭火燃盡為止,於是乎就算甚麼都不說,我們還是感受到了陰影跟厚度,我想這也是所有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所要呈現的,因為年長就象徵了歷練及生命的長河。但跟基本上把鎂光燈聚焦在傑克‧布萊克所飾演的惡棍音樂老師的《搖滾教室》或將主軸放在團隊表現及團員們的故事的《青春啦啦隊》(裏頭也有人死亡,這可以說是此類型片的必然)不同,《為老婆唱首歌》裡的團隊是配角,他們是為了襯出這名頑固、不善人際卻疼愛老婆的老先生的存在。因此,當老先生站上舞台,當一柱圓光包圍了緊張得無法言語的他時,我落淚了。還有甚麼比頑石點頭更令人動容的呢?矛盾、落差、剝去層層外衣後的柔嫩內裡,那怕只有幾秒鐘的綻放,都是無比嬌豔、美麗的。
《為老婆唱首歌》很成功的揉合了商業(容易理解、經常找機會取悅觀眾、節奏明快)與非商業(選材)的電影呈現手法,讓本片兼具娛樂與一定程度上的角色深度,非常適合闔家觀賞。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