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是個平凡的14歲挪威小女孩,好奇的她總是對周遭事物有很多的疑惑。某天她在信箱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只寫了簡單的幾個字,"妳是誰"。她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發現這理所當然的問題卻有著無可解的答案。幾天後,她又收到了一封信,寫著"世界從何而來"。她的平凡生活開始因思考而不凡。不久後,神秘的導師自稱為Alberto Knox開始幫蘇菲透過各種方式上課:互動式錄影帶、電影、電話...等。蘇菲經歷了從希臘到文藝復興到法國大革命到浪漫主義到共產主義到精神分析的時代,見識了諸多如蘇格拉底、達文西、莎士比亞、哥白尼、佛洛伊德等對人類思考方式舉足輕重的偉大思想家。蘇菲的歷史知識倍數成長,甚至超越學校的歷史主任導師。然而隨著故事的前進,蘇菲亦意識到自己跟所存在的世界居然是名為Albert Knag的少校寫給她女兒Hilde Møller Knag當作生日禮物的一個小說世界。已經透過親身經歷學習哲學的蘇菲秉持著"我思故我在"的精神,決定逃出自己只能活到小說結尾的宿命。
在15歲的生日慶祝會上,蘇菲趁著Alberto演講的同時,讓自己喜歡的男生Georg偷了鄰居先生的鑰匙製造混亂,她跟Alberto則藉由連接人世與想像世界的鏡子逆向時空之流而上,來到人類的世界。蘇菲發現現實世界的人看不到她,決心回到故事的世界。穿越鏡子,她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有著各式各樣的故事角色:三劍客、蘇洛、福爾摩斯、賣火柴的小女孩、小木偶、羅賓漢...跟所有人類曾經創造出來的故事的角色。蘇菲意識到:即便創造者已不復存在,想法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
第一次看這本小說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朋友Steve買了這本小說推薦我看,不過我上冊翻了不到一半就被這帶點教條式的故事嚇到而丟還給他(後來他還買了"紙牌的秘密",同一個作者寫的),大概又隔了一兩年我才自己買了小說,花了好幾個月看完上冊,隔了幾個月的心理調適才看完整個故事。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不過卻帶來意外的好處:忘記了,就無從比較起XD
此電影在網路上的評價其實偏低,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電影沒有辦法達到故事的精髓。查了一下IMDB,這部電影在美國的版本時間為113分鐘,奇妙的是我借到的版本是180分鐘的,足足三小時的時間把故事說的還挺明白的。由於小說的用意就只是簡單的哲學入門讓讀者提起對哲學的興趣進而深究,我個人認為沒必要對電影如此苛求。說真的,我覺得還挺好看的。
"蘇菲的世界"劇情非常的有趣,小說中的小說設定相當引人入勝。如果沒看過小說,一開始應該都會被Alberto影響世界的能力感到驚嘆:錄影帶或電影跟現實世界人物的互動、穿越時空學習哲學、變身成高加索犬之類的動物變身能力。這Alberto與其說是哲學老師不若說是大法師梅林一類的人。不過就在故事逐漸發展成書中書的概念後,故事忽然有了解釋,觀眾要做的只是把眼前的劇情當成"哈利波特"而非寫實電影去批判即可。有了基本的接納後,觀眾開始會擔心這兩個似乎跟我們共存亡的角色(我們的世界也有神凌駕其上)到底會遭逢怎麼樣的結局?故事的結尾是否即為宇宙的終結?帶著這樣的懸疑感,三小時的時間稍逝即縱,對我這沒什麼耐心的人來說是相當難得的體驗。光從這點即可證明影片的迷人之處。
截至1999年為止,"蘇菲的世界"是挪威電影的耗資最巨,這從影片的大手筆即可看出。除卻幾幕剪接不良的情形(肉眼清晰可辨人物跟背景是由不同的膠捲拼貼而成),電影本身的氣度、服裝、場景都堪稱用心,努力的將觀眾帶入歷史的洪流中跟蘇菲一同進行體驗,極具娛樂的效果。隨著影片的進展,我自己也不停上網查詢相關人物,可見此片還真是寓教於樂,至少在這三小時中讓觀眾淺嚐了思考無疆界的想法。哲學還真是有趣的一門學問啊!
演員的表現幫電影加了很多分數,除了飾演喜歡蘇菲的男生Georg的Arne Haakonaasen Dahl常常癡呆個0.5秒才反應之外,整部片的演員都很成功的塑造出一個幻想融於現實的電影時空,讓我總是驚奇不斷;電影的配樂最開始跟劇情不太協調,不過到了中後期後漸入佳境,即興爵士樂跟吹奏版的"O Sole Mio"都相當不錯。主要配樂把蘇菲對世界的疑惑傳達到我的腦海,讓我感受到了那麼丁點對於自我無知的遺憾,這種感覺相當的不錯。
劇中幾句話我都覺得相當不錯。Scentio, ergo sum = 我感覺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 我思故我在、Esse est percipi = 存在就是對現實事物的感知,都是名言。但我特別有感觸的卻是另外一句話,Til siste side i boken,直到故事結束。
除了哲學教程外,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部份在於小說與作者間的互動。由於曾經寫過一部短篇小說,我曾經體會到故事的角色有時候會發展出作者意想不到的劇情,彷彿自己有了意識般的驚人。電影中蘇菲與Alberto的命運確實應該僅侷限在小說世界裡,然而身為創世之神的Albert卻也深受自己所創的角色是否存在的想法所擾,畢竟這是哲學,哲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人思考,而非輕易的下判斷。"問題比答案重要"就是其最佳寫照。於是到了最後,小說凌駕於創造者之上成為不朽。我相信所有的作家都會滿意於這樣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舒服的哲學入門電影,帶著極大的娛樂性質跟對歷史、人文的描述,除卻一幕明明就是白天謊稱夜晚(明顯的嚇人)跟死於法國大革命的兩性平權主義者Olympe de Gouges不是漂亮的少女而是45歲的中年婦人外,"蘇菲的世界"徹底的把觀眾丟進一個需要思考的世界,讓你體會人類曾有過的偉大思想跟如何找自己腦袋麻煩的心靈旅程。如果真的有機會,我會推薦你看看這部電影,跟蘇菲一起踏上異想的旅行。畢竟,我們心中都存在一個哲學家。
題外話:我偶然認識過一個唸哲學系的女孩子,她跟其他人的話題總是非常不生活化,老是討論事物的本質之類的議題。她曾說聊天是一種無意義的行為,因為你得到的資訊都是一些很表象的東西,根本沒有意義。由於我是一個怪異跟正常話題都能聊的人,所以並不認同這樣的看法。尤其一個很漂亮的女生跟我說她住在我家附近跟一個我不喜歡的人跟我聊世界的本質其實是虛幻的這種話題的時候,我寧可多認識一個美麗的鄰居也不想知道眼前人腦海中的奧妙。畢竟,生活是很重要的,我可不想討個跟蘇格拉底一樣的兇老婆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