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一本翻譯的遊戲書賣得不錯,因此有了翻譯第二本書的機會。可惜我想這本書的書名就會讓人思考、卻步,英文或中文都是。舉例來說,我之前翻的那本很容易送,而且收到的人正常情況下都會開心。但這本書就不同,送人家有點像暗藏批評那樣,無論送的人有否多想,收的人如果要解讀「是在說我家小孩太寵嗎?」那兩人的交情多少會被影響,而且哪個父母不害怕被貼標籤?自己買當然顧慮少些,但還是有點在看禁書的感覺,當眼光跟別人對上時都要發出無聲的訊息:「沒有沒有,不是不是,參考而已參考而已」。可惜了這本書。
《我家沒有驕寵兒》是一本很驚悚的書,翻開沒多久讀者就會看到相當怵目驚心的案例:一名已經有毒品及性經驗的少女企圖自殺,因為覺得「人生不過如此而已」。她被開立抗憂鬱藥物,這是成人世界的「治病良方」。這個女孩十三歲。她只是罹患已漸趨普遍的「被溺愛症候群」(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的一個小小案例。
其實所謂「被溺愛症候群」是一種不存在的疾病,且它根本就不是病,就算它是病也不是孩子的病,而是父母的病。在我成長過程中,我被「愛的教鞭」、「愛的衣架」、「愛的皮帶」打過。這是對的嗎?這有讓我因此覺得「孩子就該這樣管」嗎?並沒有。這些「愛」讓我痛恨老師、痛恨父親。我的成績或行為有更好嗎?沒有,我加倍叛逆,刻意選到花蓮念書。直到我二十歲過後吧,當我爸開始把我看成一個人,當我爸開始在我面前不再佯裝堅強,我們父子間的關係才開始改善。但直到他的死亡結束了這段關係,我們父子間的鴻溝終究巨大而深不見底,留給彼此無盡的懊悔。
但相對來說,徹底要孩子「質疑所有權威,包含自己」的父母真的就對嗎?你在孩子還沒有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社會的運作方式之前就「賦予他們絕對的自由,也給予支持」是對的嗎?現在的社會不比以往,電視跟網路提供了大量的資訊。如果你不告訴孩子何謂「對錯」,誰來教?「我就是要他自己發現對錯」。那如果孩子覺得恃強凌弱是對的,因為他符合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如果孩子覺得偏食是對的,因為吃愛吃的東西心情才會好;如果孩子覺得父母應該給予百分之百的支持是對的,如果孩子覺得不用遵守秩序是對的,如果孩子覺得他就是對的。那麼我想,你買一座島讓他在上面當一名孤獨的國王,對他來說會是最好的。
如書中所提到的,過度重視孩子的權利帶來的偌大的問題:父母再也不應管教孩子,應該讓他們「自由發展」。「自由」兩個字很美也很恐怖,因為每個人的解讀不同。但這樣的教養方式其實造就出一批「不懂得與他人共處」的孩子(這裡的共處指的是彼此尊重,而非徹頭徹尾的忍氣吞聲)。除非你完全否定「人是群體動物」這句話,也認為孩子的未來人生中不會跟他人互動,否則這樣的「放任」到頭來是害人害己,你正在害你的孩子。直到大環境反撲,直到孩子的行為再也無法為他人所無視,我們就會聽到那句經典台詞:「我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他很聰明,很乖」。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我家沒有驕寵兒》裡面所提及的教養方式也許你無法完全認同,但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教養參考。「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不該專注在成績,而是在人格養成。如果孩子能夠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時把周遭的人也納入,他說的話就能夠被他人接受,加速他的成功。如果孩子願意在合適的情況下聆聽他人的意見,並嘗試「馴服自己的心」,孩子將無所畏懼,坦蕩勇敢。這是一本教養書,不只提供父母教養孩子的參考方針,更讓父母有一個思考的機會:目前為止的我的人生中,是否就因為某些原因而讓我過得不開心呢?有些事情只要想通了,人生的境遇會徹底不同。
另外,《我家沒有驕寵兒》其實也是一本講職場、講愛情的書。在書的第228頁開始提到十種「正確愛孩子教養法」。你可以把「孩子」兩字用「部屬」或「情人」來代替,至於「教養」兩字就先拿掉不看。舉例來說,方法一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我們是不是有過「膨風」或「食言」的經驗?或曾遇過這樣的情人或主管?人不是完美,總會出錯,但如果我們的主管或情人(我也看過一人同飾兩角的)言出必行,我們是不是對他會更信賴,更「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同理,方法四的「善用肯定語氣」、方法七的「提供一筆無法拒絕的交易」、方法九的「善用暫停──切記適當使用!」都可以運用在與他人的相處上。如果你願意,《我家沒有驕寵兒》也可以是一本人生指南,它告訴你怎麼樣成為一個「讓別人敬重的人」。無怪乎我曾經聽過一個講法,在教孩子時,其實是孩子在教我們。如果能造就這種「雙贏」的局面,孩子說不定真能成為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而父母也能做到亦師亦友,成為孩子心中永遠尊敬、喜愛的巨人。
後記:因為我個人的關係嚴重影響翻譯的進度,在此對出版社的各位說聲抱歉。也很感謝我的編輯費了超人般的心力去修訂這本書,辛苦你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