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兩年前,開始注意到Discovery頻道製作了一系列的電視節目介紹十二位名揚國際的台灣人,名之"台灣人物誌"。從最早的張惠妹起,到這幾天用DVD看到了李昌鈺的故事,我終於把這系列完整的看完了。當然,正向的電視節目是隱惡揚善的,台灣人物誌並不例外。但是我想觀眾還是能從中看到什麼,看到一些脆弱,看到一些堅持,看到一些淚水。就這個角度來說,台灣人物誌非常值得一看。

從張惠妹談起。



這個名字對華人絕不陌生。但在這樣一部僅挑出12名的節目為什麼能脫穎而出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小時候的阿妹便曾強迫其他小朋友幫她辦個人演唱會,長大後的她則是為了實現父親的夢想而踏上五燈獎的征途。她贏得桂冠,卻沒有得到觀眾。她在PUB駐唱時展露頭角,在好友兼製作人,同樣也帶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的張雨生的幫助下她瞬間光芒萬丈,席捲全球華人市場。然而聲名的背後卻也帶來混亂跟恐懼。在演唱過陳水扁總統的國歌後更是讓她的身後被塗上政治兩字。失眠、焦慮,高壓的生活讓她喘不過氣,回到台東的故鄉也無法平復她支離破碎的心情。她去了波士頓,去了非洲,最後,又回到舞台。儘管成為一個不乖的歌手,有意見的歌手,她卻又回到自己的道路,唱自己想唱,做自己想做,變回那個愛唱歌的卑南族泰安村村民,張惠妹。

張惠妹的歌曲對我個人而言其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總少了點什麼。但在影片最後她們家族合唱歌曲的那瞬間,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期待的感動。影片的故事描寫的是天后卻也是平民,一個會被壓力擊垮跟你我一樣需要關懷的人。裡面提到的小故事(被誤認為混血兒,回答自己是原住民後對方忽然道歉)也讓人心虛。其實笑笑也就沒事了,為何提問者居然會覺得愧疚? 這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問題。

接著換證嚴法師。



我先承認,其實我對慈濟並沒有特別好的印象,原因是

1. 我以前在花蓮的時候去慈濟醫院看病覺得很貴,而且前面的馬路坑坑洞洞的很危險。
2. 我有在公園門口被慈濟的義工糾纏過。

"你怎麼可以以你一己之私去看慈濟的大愛呢?證嚴上人的所作所為豈是你這膚淺的人所能衡量!"

哈,看完證嚴法師的故事後,如果有人這樣對我說我一定點頭如搗蒜。向來,我對過於正面的團體總會抱持著懷疑者心態,總覺得好人的團體應該像董氏基金會那樣,本意為善但有點激動,會說出"這是我們能夠接受的最底限",這樣一個有點攻擊性的話來。慈濟不是。賑災,募款救人,辦學辦醫院,部分義工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去其他國家救人....等,而證嚴法師每次講話時總是緩慢、穩定、甚至會在句子跟句子之間留下空檔,總讓我覺得她在思考什麼。谷人說的好:以狹窄的心去看人看到的都是自己。也許證嚴法師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小人的一面也說不定。但,總是懷疑著什麼,這才是我。

證嚴法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出家後以一介女尼之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募捐慢慢去說服人們她本意為善,最終創立了跨國救援組織"慈濟",吸引了無數的志工加入讓這地球多點美好,也創立了大愛電視台透過真人改編的故事一步步引人向善,若要問宗教的本意到底是什麼?我想慈濟會是一個將近滿分的答案,這也讓證嚴法師被稱為台灣的德雷莎修女。

這樣的一個群眾魅力,這樣的領導力,都來自證嚴法師堅強又堅定的信念。影片讓我放下了自身的懷疑,讓我看清無論慈濟的成員帶給我怎麼樣的感受,慈濟絕對都是台灣最偉大的人道救援組織。但我同時也擔心,聖嚴法師已經過去,人非不死,證嚴法師終究也將步上輪迴之路。那慈濟呢?屆時的慈濟將何去何從?繼任者會繼續秉持證嚴法師濟世的信念嗎?

我相信人心裡面的惡,相對,我也相信善。

換張明正吧!



"這傢伙名字聽起來真討人厭啊!"是我第一次聽到張明正三字的感受。原因是我有次租房子時房東剛好也叫這名字,一個人看起來不壞,實際上很機車的王八蛋,最後還逼我粉刷牆壁才讓我退租,而押金部分由於承租未滿一年,所以也沒有全額退還。雖然這在美國還蠻合理,但在台灣這個講情義的社會,我也沒欠過他房租錢,他理當表現出大方的一面。他沒有,好吧!那也算了。但有趣的是什麼呢?退租的那天他把租屋契約馬上的就撕掉了。日後回想起來,因為他是以住家的方式報稅的,我如果反應稅捐單位的話他應該要補不少稅金,果然高手!而在他退還我押金時,我發現他居然有多帶不少錢,大概是想說如果我找朋友來壯聲勢或拿稅金的事情壓他,他就退我全額吧!唉,人心險惡,當年又還年輕,不過也算學了個教訓。

完完全全的偏離了主題。在"台灣人物誌"裡,張明正乃是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兼董事長,以區區的數千美金奮力一搏而創立了一間跨國防毒公司且在美日均上櫃,相當的了不起。他的太太說,他喜歡走不同的路,也就是walk the road less taken的信仰者。說起來我就想起幾年前跟好友一起去福山植物園,出園時看到一條通往山上的小路,經跟工作人員確認那也可以通往園區外面後,我說服了可憐的朋友跟我一起勇闖天涯。也真不愧是the road less taken,我們行經濕滑的落葉,旁邊是不見底的山谷;我們行經一人勉強通過的小徑,樹上有蜘蛛結的巨網;我們行經陰涼的樹蔭,除了彼此的呼吸沒有半點聲響;我們行經有破洞的鐵網,旁邊告示牌上寫著"小心,山犬出沒"......下山時,我們在門口巧遇那個工作人員,認真的考慮她是不是騙人去送死的精怪或什麼的。但是既然英雄通過了考驗,也就放這可憐的生物一馬吧!抱著這樣的想法回了旅館拿行李回家。那次,我還在下榻旅館外面的路上遇到一隻大概兩百公分的巨蛇喔!

也許我也應該去創業或什麼的才對.....



吳清友,台灣最貴(一個在那兒工作的網友則說不貴。但我可是在那裡買過英文版魔戒全集,花了我兩仟多,不過我也沒後悔就是了)書店聯盟"誠品書店"(我的恩師每次講到eslite這個字就嗤之以鼻)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家裡住鄉下的他(綽號是高腳的)從一個業務員幹起一路當到了董事長,旗下的公司負責提供各大醫院及旅館相關設施。但他仍舊不滿,仍想為台灣社會貢獻些更精神層面的東西。於是他斥鉅資,興建了一棟又一棟裝潢經過特殊設計,可說是活著的圖書交流中心:誠品書店,並在各店面舉辦了不少藝文活動以餉當地居民。影片裡也採訪了一些較小的書店,比如一間同志書店(或是有擺同志書的一般書店?)就抱怨大書店如誠品奪走了所有的圖書資源,讓他們這些風味小店沒辦法把特定的知識分享給他們的顧客。業界以便宜跟隨性著稱的"水準書局"當然也不會錯過嘟囔的好機會出來唸了一下誠品,更提到了"看書到誠品,買書到水準"的網路說法。我個人曾在水準買過幾次書,價格確實沒話說;但誠品,那裡的藝文氣息總是比較高的,而且少了種擁擠、看書是為了考試的味道。不得不承認,吳清友的圖書王國雖不能免俗的必需以大書店的方式去壟斷部分的圖書市場,就如同大賣場對雜貨店的影響一般。但他所投注的金錢,他不怕顧客不買的氣度相當值得尊敬。片中最令我震驚的是吳清友之妻以五體投地之姿跪拜神明的段落,宗教的威力每每讓我咋舌。

換來介紹嬉皮林懷民吧!



出身於書香世家的林懷民原被長輩們期許成為小說家一類的文人。但他對舞蹈的興趣讓他決定走上一條不同的表達之路:舞蹈。他創立了雲門舞集,從傳統戲曲融合西方舞蹈、台灣歷史結合西方舞蹈,直到後來的以舞蹈表現草書,以舞蹈訴說佛陀得道的故事。他從學習者變成模仿者,再從模仿者進化到創新者。而到最後,雲門舞集代表的就是台灣兩字,代表的就是台灣在藝術上的卓越成就。Made in Taiwan,已經成為一種光榮。

我忽然想到如果改成Maiden in Taiwan應該也不錯......

接著換讓捷安特品牌響徹全球的劉金標先生登場。



劉金標開過許多種公司,最後某天吃飯時家人提到腳踏車好像在歐美頗流行,於是一間影響全球健康脈動的腳踏車公司就在茶餘飯後莫名的創立起來。一開始他們創立的"巨大集團"以腳踏車代工開始做起,劉金標找了一個小他好幾十歲的人跟他一起管理公司。就在他們盤纏耗盡,公司面臨倒閉危機之時,他們終於成功說服了一家美國的腳踏車大廠使用它們的零件,"巨大集團"的業績也開始蒸蒸日上。意外降臨,美國廠商決定設廠大陸,劉金標決定以過往的經驗放手一搏,成立自己的品牌。優良的品質讓捷安特成為世界屬一屬二的腳踏車供應商,更是許多自行車賽的贊助人。操著不流利的英文,劉金標的腳踏車環遊了世界。

美國有華特迪士尼,台灣呢?有黃海岱。



跟迪士尼同天出生的黃海岱是台灣布袋戲界的傳奇人物,其兒孫先後讓布袋戲進駐了電視、成立霹靂國際多媒體讓布袋戲有獨立的電視台、拍攝了世界第一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我有去戲院看),讓台灣布袋戲的戲劇張力一舉躍上國際舞台。大家長黃海岱徒孫眾多,而他也從不藏私,總是耐心的教導所有登門求藝的學生。布袋戲,本來只是跟電子花車一樣只會在廟會時小小展示一下的傳統技藝,其名聲因為黃家人的努力而成為許多台灣人的兒時回憶,將來,也會延續史艷文的魅力,繼續娛樂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



李昌鈺,有名到不行的破案專家,前總統陳水扁的319槍擊案也是由他來台協助找出開槍當時的發彈點在哪裡,美國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案也是由李昌鈺提供的關鍵証言領至辛普森被無罪開釋的結局。"有幾分證據,就說幾分話"一向是李昌鈺的信念,也是他之所以紅遍全球的首要原因。中立觀點、對線索的敏感度及一流的蒐證推理辦案手法讓他曾擔任康乃狄克州公共安全委員及康乃狄克州法醫實驗室主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廳廳長,紐海文(New Haven)大學的法醫學研究所更以其名創建。他是華人圈裡少數能成為美國大學教授及在政府機關擔任要職的人物,而他的演講風采更風靡了無數學生及高官顯要。他"讓證據說話"的辦案方式連聯邦調查局局長都自嘆弗如。而李昌鈺把演講賺來的酬勞全部捐給了台灣留美的學生當作學習經費,更將自宅供給留學生宿泊。勤奮而努力的實現美國夢的精髓,李昌鈺更對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只要有人,犯罪行為就沒有消失的一天。但至少,我們還有李昌鈺,以及他的精神。

接著是西瓜大王陳文郁。



多數人也許沒聽過這名字,但我想如果你是果農,尤其如果是種西瓜的,絕對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名字。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西瓜種子都由他跟好友們一起創立的農友種苗公司所提供。他畢生致力於改善水果對天災的抵抗力,而他努力不懈的成果也讓農民們願意花貴一點的金額,來買能有更好收成的種子。這樣的敘述聽起來他似乎過著很闊綽的日子,然而你實際看過這集的人應該能感受到,他非常非常的樸實,從他的言行跟他工作的環境,你會發現他的生活比我們的還要單純,還要簡單。更有甚者,他於01年在緬甸為辛苦工作卻沒錢看病的農民們設立了農友種苗農民醫院,免費為沒錢看病的農民看診療傷,造福當地居民。他曾去給人家算命,算命仙說他自己一生勞碌,卻能給週遭的人帶來好運。他想,這樣也不錯。

我深深的被打動。



張小燕是台灣綜藝界的教母,我想這句話不會有任何人反對。從童星開始發跡,到主持"綜藝100"(很誇張的是,這節目我居然還有印象。這節目也是李國修、顧寶明、馬世莉、李立群等出道的節目)、"連環泡"、"頑皮家族"、"好彩頭"(有看頭~)及她人生光芒頂峰的"超級星期天",對六年級來說,這幾乎是佔據了我們童年時期大概有五成的回憶,非常的驚人。隨著年歲慢慢增長,小燕姐轉戰廣播、幕後,繼續用她的微笑、她的專業輔導著一代又一代的媒體人。

她說:電視圈是個很辛苦的工作,沒有覺悟千萬別嘗試。但是,這也是她最愛的工作。

張小燕,將永遠是台灣,更是華人電視界的傳奇。



李淳陽,台灣最早的微觀昆蟲攝影家、昆蟲學家,有台灣法布爾之稱。其花費八年,參考迪士尼的"The Living Desert"而拍出的昆蟲紀錄片震驚了昆蟲紀錄片界。當時的攝影技術並不如今日純熟,器材上也不先進,但李淳陽用超強的耐心加上自己研發的攝影工具為昆蟲學提供了諸多的珍貴資料。另外,他也提出了一個至今仍在學界議論不休的看法:昆蟲有思考能力。普遍來說,昆蟲學家認為昆蟲的行為出於生存本能,但根據李淳陽的觀察,昆蟲具有使用心理戰術的思考能力,也提供了相關的研究報告。不管結果如何,這至少證明了李淳陽敢於挑戰傳統,以觀察、以經驗來說話,充分表現出一個科學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一流態度。然而,身為李淳陽的助手或是妻子卻是非常辛苦的,常常都被個性執著的李淳陽弄得心力交瘁。雖然李淳陽說他自己的辛苦是別人的百倍以上,但是怎麼說呢?唉,也許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背後就是這樣吧!躺著一群白髮蒼蒼沒有笑容的人體。科學與生活之間,永遠都拉扯著。



若說台灣最紅的繪本作家是誰,我想八成以上的人應該都會說"幾米"。他的繪本被改編成舞台劇、電影、動畫,更翻譯成數十國的語言暢銷全球。他書中的角色也被做成了各種商品,透過專賣店的方式進行販售。但在這光芒的背後,幾米卻是個不快樂的人。在看訪談紀錄時,幾米總是靦腆的笑著。不只是害羞的靦腆,而是帶著一小片烏雲的靦腆。他曾罹患血癌,雖幸運痊癒,但他的個性卻也變的更加的疏離。他說他畫畫的目的是安慰自己,而如果一個東西能安慰自己,也許就能感動其他的人吧!這樣的人,這樣的態度,幾米畫出了都市中人跟人之間的疏離,每天錯身而過卻無緣認識的寂寞,也畫出了一個人被丟進大城市裡,紛擾又寂寥的活著。社會的疏離透過文字及圖畫傳達出來,但幾米總在最後告訴我們希望仍然存在,如同潘朵拉的盒子一般。看完影片,我去圖書館借了"向左走向右走",淺藍的憂鬱,又感動了一下。


雖然"台灣人物誌"只選出了十二位來進行介紹,讓觀眾得以認識這些名揚四海的人努力奮鬥的一面。但其實在生活週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鼻酸的、荒唐的、瘋狂的、暴力的、無奈的。看完這個系列,或是看完我的介紹,我想,是好好認識朋友的時候了。少點批判,多點諒解,人跟人之間或許還有彩虹連接著也說不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ke 的頭像
    Luke

    豺遊民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