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換子」,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曾得過小諾貝爾文學獎的(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安徒生獎,一般稱之Little Nobel Prize)Maurice Bernard Sendak的繪本《Outside Over There》。故事大意是一群地精偷走了女孩的妹妹並以冰塊替之,女孩帶著神奇的雨衣及號角出發尋妹的故事。題材改編自西歐的民間傳說,根據民俗學家的研究部分可能跟殖民入侵者有關:原住民把自己病弱的孩子跟殖民者強健的孩子互換以獲得後代。另外一種講法則是早期的人將出生即患有發育不全或其他先天疾病的孩子推給「被妖精換走了」以聊慰自己的身心,可惜慘案卻也由此而生:一名小孩因不會說話及站立,被其母淹入水中四次,第三次孩子即死亡。法庭上母親強調自己是「為了找回孩子」,法院判其謀殺。另也有一個案件是先生殺了太太後推說太太被妖魔掉包了,當然理由沒有被陪審團採信,丈夫仍以殺人罪被判刑。總的來說,「換子」是人類想逃避其責任的一種方法,最後衍生出了童話並流傳下來。正如我前陣子看的日劇《八雲樹》裡面所提到,童話故事的背後常常藏著一個殘忍的真實故事。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安潔莉娜裘莉主演的《陌生的孩子》則以象徵的方式呈現出此種換子故事的現代化版本。



《陌生的孩子》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母親的兒子離奇失蹤,五個月後洛杉磯警方通知她找到了孩子,並將消息發布給了媒體以重振警方日漸衰敗的名聲。這不是我的孩子,母親這麼說,警方卻以孩子可能遭到不人道的待遇導致體型跟長相稍有改變為由逼迫她接受。不久後母親發現找回來的孩子比她的兒子矮、割過包皮、牙齒構造也不同,牙醫、學校教師都願意出庭作證。負責此案的小隊長以精神失常當藉口將她囚於精神病院並要主治醫生脅迫她承認自己只是想逃避當母親的責任。母親抵死不從,終於在批評警察最力的教士的幫忙下被救出醫院並開始跟警方打起官司。與此同時,一宗殘忍的殺人案意外曝光並隨即偵破,母親的兒子被懷疑可能是被害者之一....

大約是這樣的故事,有興趣的人可以看我文章最後的劇情大綱,至於若只是想參考要不要去戲院看的人,我個人的建議是:非常值得。



我沒有看過讓裘莉於99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我對她的印象主要來自《古墓奇兵》、《枕邊陷阱》、《貝武夫》及《刺客聯盟》:清一色展現她的美好身段,演技,普普吧!可能是因為她從來也沒在我心中算的上「性感」二字,我對她並沒有太大的想法。因為這樣的原因,我本來沒有打算去看《陌生的孩子",甚至當朋友說"你有打算去看這部電影嗎?",我回答他"安潔莉娜裘莉的演技我沒信心"。

大錯特錯,裘莉演得很棒。



故事開始不到十分鐘,大部分的觀眾應該就能預料到裘莉的孩子被綁走了。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飾演一位母親的裘莉開始發光發熱。克林伊斯威特的電影時間通常不短,一向超過兩小時,這對有時候只是去戲院買醉,只想花個九十分鐘「鬆一下」的我不是一個太能接受的時間,尤其又臭又長的電影看多了以後諸如眨眼睛打哈欠看手機想上廁所之類的症狀就會一股腦出現。非常幸運地,《陌生的孩子》劇情、攝影、演技、敘事方式都具相當的水準,我隨著劇情難過、生氣、痛快、嘆氣、微笑。這不是會讓你流淚的電影,但絕對令人難過,令人對裘莉不捨。另外不得不誇獎克林伊斯威特及服裝設計者的一點是,他們聯手將裘莉的好身材「藏了起來」,電影直到最後面才第一次秀出了裘莉的乳溝,而且是非常平實的一小塊而已。明顯可以感覺到導演希望裘莉是個堅持不懈的媽媽,不用性感,但要表現出母親的光輝。克林伊斯威特成功了,我從來沒有發現到原來蔡琴頭的裘莉可以這麼美。



電影拍得好拍得不好最簡單的分辨方法觀眾有沒有辦法融入,相不相信。大作諸如《魔戒三部曲》明明就知道是特效片,看了還是令我熱血澎湃;糟糕的像《終極殺陣4》,亂寫亂演亂導,進戲院只是跟我看八點檔一樣不停批評(很不幸的是偶爾還是必須陪長輩看,嘆~)。《陌生的孩子》明顯是前者,平常對宗教沒有太大興趣的我第一次覺得勢力的制衡果然還是必要的,邪惡的警方(打從心底贊同,雖然我有個朋友是警察XD)只能靠上帝的使者來監督它的行徑。而當劇情進展到對無能的警方宣判判決時,我強忍住了起立鼓掌的衝動(很久以前在花蓮看《失樂園》我真的看過有人起立鼓掌,整個戲院就那個人,我跟同學都非常懷疑他的精神狀況)但是握緊扶手,差點把剩下的爆米花倒在我隔壁的男生頭上(他在此時居然膽敢在戲院裡面興奮又大聲的對著女朋友說出「廖天保」三個字後又趕緊閉了嘴)。而在這磨人的兩個小時間我也一直擔心裘莉的孩子能不能找回來,直到最後放映工作人員表時心情才逐漸平復。這就是我要的看電影感覺,猶如被沼澤裡的泥手攫住的感覺。我不能逃脫,我也不想逃脫。



《陌生的孩子》以批判的角度抨擊了警方濫用公權力的實景:跟警察作對,只要你無權無勢,丟進精神病院整得你認不得爹娘,這點直到現在的社會都仍然持續發生。前陣子報上提到了兩個警察案件:一則警方利用以前的資料重新開立罰單來當作自己的業績,被害人提出訴訟反被判罪,最後才由警察的同事找出證據還了被害人清白;另一則是警方利用職權在某夜市吃霸王餐。人民賦予政府、賦予警方管理我們的權力,但當執行者是「人」時,我們知道沒有人值得信任,因為每一個人都心中都有慾望。但是,如同裘莉最後所說,我們還有希望,希望至少有個有點良心的人能積陰德做好事不要把我們放在腳底下踩。沒有希望,我們豈能活的下去?另方面,電影更是提到捍衛自己的信念有多困難。母親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孩子,警察、醫生、鄰居,你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都說你非時,你怎麼樣堅持下去。我們猶如知道政府即將賣國的間諜,四處大喊國之將亡卻被人譏笑白痴。臨死前,我們的眼皮緩緩閉上,看見街頭的人民終於意識到而開始驚懼的吼叫或逃竄,懊悔嗎?不,有點復仇的快感。裘莉很幸運,有約翰馬可維奇飾演的教士相信她,有民眾在教士跟媒體的影響下願意出面幫她站上街頭。一個母親的堅持最後居然撂倒了行政首長,讓我想到那位堅持自己的信念而讓所有的機車騎士都戴上了安全帽的母親(我承認有時候還是會嘀咕一下),小齒輪影響了整部機器的運行軌道。我想,電影最終要告訴我們的是堅持,確定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好運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但千萬記住,若沒膽上斷頭台,就別做會讓自己送命的事。

=======(劇情大綱)=======



Christine Collins是一個單身媽媽,在老公因懼怕責任而逃家後便獨立撫養稚子Walter。一日從接線公司下班後,她發現兒子失蹤,報案的同時只得到警方冷冷的回答「我們規定失蹤未達24小時不得受理,我們沒有多餘的人力來處理那些逃家的孩子」。方其時,長老教會的教士Gustav Briegleb常態性的在廣播節目上批判洛杉磯警察的腐敗及辦案能力的缺乏。五個月後,一個自稱是Walter的孩子在伊利諾州被找到。警方接獲消息後安排了孩子搭乘火車來到洛杉磯,Christine在少年部負責人J. J. Jones的陪伴下會見了孩子,但她馬上認出那不是她的兒子。Jones堅持孩子因缺乏營養及處於成長階段且Christine因太震驚才會認不得,要她帶回家「試幾個禮拜看看」。於是,在媒體的見證下,一對非母子團圓了。



Christine發現孩子比Walter矮了一截且行過割包禮因此到警局找Jones幫忙,Jones則找了警方的醫生到Christine家說服她那就是她的兒子,醫生更帶著Christine及孩子去找附近的鄰居問話以證實孩子確實是Walter。Christine打給Jones抱怨但沒有回應,她懇求孩子承認自己不是Walter未果。隔天,Gustav致電希望Christine能跟她共進早餐。



Gustav揭示了警方所玩的文字遊戲及他們的目的:重振因其底下的強硬警察集團「槍砲隊」(Gun Squad)所帶來的貪腐、殘暴、實行不必審判即可處刑的冷血作風所招致的民怨。藉由找回Christine的孩子,警方就能轉移焦點,並強調自己仍是一有力的執法單位。找了學校的老師及牙醫作證,Christine在媒體面前公開表示警方犯了一個大錯而且不願悔改,她希望警方能面對現實趕緊幫她找回兒子。聽到此消息的Jones大怒,從後門將Christine叫進辦公室並要她承認自己是個不想負責任的母親。Christine不肯降服,Jones於是請局裡的護士長將Christine強制送往精神病院。



Christine在精神病院受到非人道的虐待:高壓冷水沖身、檢查肛門。囚於同樣精神病院的一名妓女知道她是違反了第十二條規矩,也就是妨礙警方辦案後主動接近她,告訴她裡面的許多女性都是在想要揭發警察的惡行惡狀時就被強制關進此地,長期虐待下有人早已神智不清。此外,不管妳笑或哭或面無表情,妳都是某種精神病的患者。妓女要她聽話才能找機會離開。



警察Lester Ybarra在調查一件加拿大非法移民的案件時從一處農場帶回了一個孩子Sanford Clark偵訊。Sanford在隔一段時間後堅持找Lester談話,曝光了表哥Gordon Northcott綁架、殺害幼童的實情。Lester從沒想到居然會扯出這麼大的案件,並拿了一疊有段時間沒有整理的失蹤孩童照片讓他指認,Walter Collins也在他的指認名單中。他將此事告訴了Jones,Jones則以Sanford只不過想糢糊他跨越國境的理由要Lester放棄偵辦此案。此時Gustav因多日未見Christine且鄰居指控警方將她帶走而帶著民眾來到警局質問Jones她的下落。不顧Jones的反對,Lester帶著兩名手下到農場,在Sanford的引導下找到了一些小孩的遺骨。



醫生要Christine簽下承認自己誣告警方的協議書即可離開,Christine拒絕。被強制灌藥時妓女出面幫Christine拉開護理人員,因此而招致電擊的酷刑。去探望時,妓女說自己已經在密醫手下流掉兩個孩子,她很欣賞Christine為子犧牲奉獻的行為。見脅迫無效,醫生轉而要對Christine行電擊,幸得Gustav帶人來並出示了報上的孩童遭屠殺的新聞而中止了電擊,醫生也在確認Christine不願簽署協議書後要她離開。跟Gustav錯開的Christine一出醫院便聽到了Walter可能已慘死殺人犯手下時而昏厥,趕上的Gustav扶住了她孱弱的身軀。



警察局長要Jones別再堅持,趕快承認Walter已經被殺掉讓媒體的關注告一個段落。孩子在Lester的逼供下終於承認自己是Arthur Hutchins,說謊來到洛杉磯是想要見偶像Tom Mix一面。Gordon回老家避風頭時家人通報警方逮捕了他。Christine堅信自己的孩子可能還活著,Gustav則帶了一名被她的堅持感動而主動願意幫她打官司的一流律師S.S. Hahn來幫她對警方提出控訴。Hahn帶著Gustav及Christine來到精神病院,用傳票放出了那些被警方惡意囚於此的女人。



市長下令趕緊解決此事否則他的選舉權可能不保,民眾上街頭聲援Christine。審判分兩邊進行:一邊審Christine的案件,一邊審Gorgon的殺人案。在Hahn強勢的言詞及舉證歷歷的言詞下,Jones坦承了自己的疏失及對人權的侵害。Walter的導師、牙醫都上庭作證。Arthur的生母在媒體的見證下跟兒子相擁,Arthur則抱怨本來就是警察要他這麼做的。Gustav希望Christine能接受Walter已經去世的事實,Christine則說她還能感受到兒子的存在。審判的結果出爐:Jones被永久革職、警察局長遭到罷免、Gordon被判絞首。Gordon情緒激動,並對著Christine說他絕對沒有碰過她的兒子,Walter是一個天使。



數月後,Christine的生活回到了原本的軌道,對她提拔有加的上司也表露了追求之意。忽然一封電報傳來,Gordon要求跟Christine見面,他承認自己說了謊,想跟她見面詳談。執行的前一天兩人見了面,Gordon卻又反悔,怪說不知道Christine真的會來,拒絕承認他殺死了Walter。行刑日到了,一向冷靜的Gordon在上絞首台時大聲哭鬧,也終於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殺害了部份的孩子。戴上黑色面罩,Gordon唱著《Silent Night》,歌詞到了「Mother and Child」時腳底下的機關門被打開,不到一分鐘的時間,Gordon付出了他殺人的代價。



五年後,一個名為David的小孩被找到,他是當年唯一逃離Gordon魔掌的小孩。他說自己跟一對兄弟還有Walter一起逃出了農場,他卡在鐵絲網時如果沒有Walter幫他他可能早已命喪Gordon手下。後來他四處漂泊,擔心被追殺而不敢坦承身分。直到最近他太想媽媽了才出面,他的父母衝進訊問室一家人哭著團聚。走出警局時,Christine帶著微笑,對著Lester她說「David帶給了我希望」。

=================(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



不同於明明就改了一大堆的《黃石任務》、《鬼哭狼嚎》及根本就是導演自己想像的《陌路狂殺》,《陌生的孩子》除了極少部份為了加強張力而稍事修改外絕大部分都是歷史的真實事件:地名、人名、時間等都有相當的考據。然而影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卻比電影來的黑暗而殘忍。

Christine的案件大致上來說跟歷史一致,只是她被放出精神病院乃是因為Arthur承認自己的假冒而不是教士拿著報紙衝進精神病院的結果。另外法院有判Jones須付賠償金一萬零八佰美元,但終其一生Jones都沒有償付此筆帳款。上面提的都是小事,黑暗的事情正在後頭。我想你們應該能猜的到,是關於殺人魔Gordon的事情。


真正的Gordon

Gordon殺人的行徑天理不容,我不想為他做任何辯解,不管別人怎麼待你,你要怎麼待人都是你的自由,後果也應自己承擔。話雖如此,Gordon的身世卻也令人心酸:除了電影裡面提到的表弟Sanford外,Gordon另有一名共犯Sarah,據稱殺害Walter的正是Sarah。Sarah是Gordon的母親也是祖母,她的丈夫強暴了自己的女兒生下Gordon。在Gordon的成長階段他多次受到家族的性侵害,也種下了他之後變態殺人的種子。



成年後,他把表弟從加拿大喚來,強暴並控制了他,加上Sarah的協助,三人擄來了約20名孩童並對其性侵後殺害。屍骨部分則利用氧化鈣處理後丟進荒漠中。除了Gordon的絞首之刑外,Sarah則被判處終身監禁,但在服刑近12年時獲得了假釋的機會。

當年殺害孩童的農場,目前仍有人居住。

詳見Wineville Chicken Coop Murder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ke 的頭像
    Luke

    豺遊民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