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先對《使者》沒有很大興趣。為什麼呢?因為這部電影的海報上寫著:「你最想再見一面的人....是誰?」加上下面的海報所透露出的訊息:某些人去見了某個有特殊能力的人,透過這名人士,這些人見到了想要見的人,了卻了心中的遺憾。對這種很明顯是拍來催淚的電影,我滿排斥的。但是因為小石想看,所以我們還是去看了。
出乎意料之外的,我的評價比小石高很多。
的確,《使者》的多段故事跟我原先所預料的差不多,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完整。主角是那些想見死者的人們,卻更是幫助他們牽線的使者本身。在生者們一一獲得救贖的同時,年輕的使者也慢慢參透了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意義,及對人們的幫助,連帶的解開了心中的結。另外,片中也對死者的概念提出了質疑,生者們所見到的死者究竟是真的死者,還是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回憶所形成的殘骸呢?這樣的思考方向增添了《使者》的深度。無論這些死者究竟是怎麼樣的來源,其實他們都是生者心中的栓塞,讓他們的人生停滯不前。為了讓活著的人能「走出去」,這些被召喚出來的死者或思念體,提供了他們一個原諒自己的機會。很溫柔的日系傳統設定,但我深深感受到那股溫暖。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嵐跟御園那一段。兩個交情很好的女生因為話劇女主角一事鬧翻,嵐對御園動了殺機,而隔日御園真的死了。嵐不清楚御園是否知道她做了些什麼,心中惴惴不安,所以才想去見她。真的見了面,御園什麼都沒有說,但兩人都哭了。見完面,嵐從使者(同時也是他們的同學,兼兩個女孩喜歡的對象)的口中才知道其實御園什麼都知道(但朋友並不是她害死的)。有趣的是,在兩位女生見面之前,御園有先跟使者見面,也意外發現嵐不僅對她起了殺意,更用自己說過的話去博取使者的好感。兩人見了面,嵐不敢坦誠相對,只好一個勁的哭,此時御園手中緊握水果刀沒放,我認為這是恨意的一種表現。再者,她透過使者之口表示「其實她都知道」,表面上這是一種溫柔,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報復,讓好友永遠都知道她有多罪過,因為御園知道嵐再也無法親口對自己道歉,所以表示不可能得到她的諒解(御園有一句台詞是說,我們有天會再見的,但事實上生與死的交會只有一次機會)。因此,雖然那樣的畫面用了優美而微微哀戚的音樂去調整,潛藏在海洋下的恨意並不會改變。這是生者的十字架,終其一生都必須背負。
此外,劇情的期待度也不錯,觀眾們都在等待年輕的使者決定去見誰。是那死因不明的父母?還是可能會死的祖母?畢竟前面一直暗示她的年紀跟衰弱,忽然死了也很合理。結果都不是。年輕的使者因為看到了他人的遺憾跟救贖,所以他選擇放下,轉而用更開放的心胸來撫慰自己的祖母。這時觀眾才完整的體認到,老使者的病體可能來自那個她從未出口的祕密。這個栓塞卻非死者可解,卻必須由年輕的使者,她的孫子來療癒它。活著的人常希望死掉的人能給自己答案,讓自己解套,但其實最後能幫助我們的,卻總是身旁的「活人」。與其被動的希望讓已離世的人來救,還不如自我醒悟後救人,更有意義。
劇本乍看之下很傳統,卻寫出了深意及心意,想必原著小說應該也是不錯的作品。演員們的表現都很不錯(除了戲份超級少的別所哲也以外),老牌女演員樹木希林的演出相當驚人,那已經不是好壞的問題,她「就是」那個劇中角色,國寶級的演員真的是。CG動畫的使用縮到最低,保住了銀子也讓觀眾把焦點放在電影本身的意涵而非純粹畫面的美感之上。在影片結束,開始跑工作人員表時,樹木希林講的那段話很動人,那些話是由祖籍德國,後來定居日本的教育人員、天主教神父Hermann Heuvers寫於他的著作中的,據說是他一位住在南德的朋友送給他的,收錄如下。
この世の最上のわざは何?
楽しい心で年をとり、
働きたいけれども休み、
しゃべりたいけれども黙り、
失望しそうなときに希望し、
従順に、平静に、おのれの十字架をになう。
若者が元気いっぱいで神の道をあゆむのを見ても、ねたまず、
人のために働くよりも、けんきょに人の世話になり、
弱って、もはや人のために役だたずとも、親切で柔和であること。
老いの重荷は神の賜物。
古びた心に、これで最後のみがきをかける。まことのふるさとへ行くために。
(電影只摘錄上面的部分,其實後面還有)
網路上的譯文如下:(我選擇了一個我比較喜歡的版本去微調)
世上最厲害的本事是什麼?
是以愉悅的心情老去
是在想工作的時候,能選擇休息
是在想說話的時候,選擇沉默
是在失望的時候,又燃起希望
順從且平靜地,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
看見年輕人精神抖擻地
走在神所賦予的道路上,不羨也不妒
與其想為別人做些什麼
不如誠懇地接受他人的好意
當身體不聽使喚,再不能為他人做點什麼時
那就做個親切、和藹的人
年老的重擔是神的恩賜
蒼老的心靈,將面臨最後的磨練
一切只為回歸真正的故里
整體來講,《使者》是一部頗有內涵的電影,在此推薦給對生死議題有興趣的觀眾。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