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正片上映之前我被迫看了幾部預告跟廣告,其中也包含了新版的《機器戰警》跟《科學怪人:屠魔大戰》。對他們的造主來說,前者是一名失控的機械警察,後者是一名失控的拼圖殭屍(原著是這樣。從預告看來,電影版講的是他在若干年之後跟大批怪物對抗的故事。照常理來說可能也會包含一些自我定位的探索吧)。自然而然地這也讓我想起了《魔鬼終結者》:在不遠的未來,人類被機器大軍征服,便在暗中組成了反抗軍,試圖奪回人類的主權。《雲端情人》講的則是一套「失控的作業系統」的故事。既然稱為「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它就應該能被使用者操作(畢竟不是智慧機械生命體變形金剛);不能被操作,「失控」無誤。截然不同於創作者常見的恐懼:人類會被自己的創造物吞噬。《雲端情人》提供了另外一種更高層次的,更有感情的,也更悲傷的預言。
在不遠的未來,由於資訊快速且氾濫地充斥於我們的生活,許多人失去了寫作的能力,「代筆」產業應運而生,我們的主角西奧多是代筆者中的佼佼者,以其深刻、細膩的筆觸活躍於業界。這樣的他曾有過一次婚姻,可確切地來說,這段婚姻尚未劃下休止符,因為西奧多還不知道如何跟過去的自己告別。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西奧多購入了最新一代,號稱能與使用者交流的作業系統「OS1」,絲毫不知此舉將改變他的一生...
本片導演史派克‧瓊斯的電影處女作是劇情十足讓人驚奇的《變腦》,本片則是他完整劇本創作的初嘗試(《野獸冒險樂園》他是負責改編劇本的人之一)。透過一名同事形容他「具有男性身體,女性心靈」的男子與一個無形體卻能思考能說話的人工智慧之間所談的戀情,探討了狹義的愛情廣義的感情及人類在這地球,這廣袤的宇宙中的平凡及孤寂。更深入地來看,甚至也是造主與被造物間的互相依存與註定分離(傾向哲學而非宗教面),還有「物種進化的終點會是甚麼」?
你認同物種的繁盛及對環境的絕對霸權是進化的終點嗎?在許多經濟學家的觀點中,自然環境也就是地球屬於資產,具備可生產性。然而稍微接觸環保的人都知道,一旦我們破壞了環境,要再造的時間常是十倍百倍千倍,甚至我們都不確定它有辦法再生。也因此,才會有經濟學家在其著作《小即是美》中提及自然應被視為「成本」,耗盡後即面臨滅亡。在部分科幻、奇幻小說或《魔鬼終結者》中都提到一個「四處燒殺擄掠的部族」,而結局常是該部族的衰弱乃至於滅亡。就算沒有義勇軍群起推翻,可預見的下場也會是資源耗盡,再無法生存。所以,許多宗教及本片都提出了另外一種想法:進化的最終形式應是「往更美好更純粹的下一個精神階段邁進」。唯有不被肉身、被形體所囿,生命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而人生也將因此充滿希望,我們也才能正視自身的渺小與不足。
然而,當我們的創造物(這裡也可以引申討論親子之間的情感)「往更美好的地方邁進」時,我們這些乍看之下應該高其一等的造主,所面臨的寂寥將是難以承受的吧。感情是重擔,但當肩頭忽然一空,那種無垠的空茫如真空,吸光了我們賴以維生的氧氣。窒息,深沉地窒息。
但,這就是愛吧。沒有人能預測下一秒情勢將如何轉變,沒有人能知道明天你是否依然在我懷中,但我們依舊去愛去傷然後痊癒然後再次受傷。看似愚不可及,看似不甘寂寞,可是當回頭望,當夜深人靜,你會發現那些帶來痛苦的人某個角度來說改變了你的一生。恩恩怨怨,生生世世,都是情債,也都是緣份。
《雲端情人》拍出了感情的極端純粹,拍出了感情常帶給我們的正面影響,卻在收尾時也留下了惆悵。人生在世,無論你的完美定義為何,總是難求。有個兩性書籍曾提到,愛對方,就應該鼓勵他/她往自己的目標邁進。可惜不可否認地,人時時在變,萬事萬物都是,就如同河流每一秒鐘都跟上一秒鐘不同一樣,這是必然。當一段戀情離我們遠去,當我們把肩靠在下一個可能對象的肩旁邊時,縱使再寂寞也請記得微笑。因為那個離你遠去的人曾為你付出過。更重要的是,你也曾為他/她付出過,義無反顧。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創作者,英文譯者。小說、散文、翻譯、創作計畫曾獲多項文學獎,包括台北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菊島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譯作二十多冊。近期創作主要刊載於上下游副刊。
合作、活動邀約、邀稿,請寄信至luketsu@gmail.com
FB粉絲頁請搜尋:朱浩一
Youtube頻道請搜尋:Lulen Show 路人秀
請注意,本站的任何心得或評論文章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迴避劇情或結局的討論
合作、活動邀約、邀稿,請寄信至luketsu@gmail.com
FB粉絲頁請搜尋:朱浩一
Youtube頻道請搜尋:Lulen Show 路人秀
請注意,本站的任何心得或評論文章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迴避劇情或結局的討論
- Jan 16 Thu 2014 10:38
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的情感及物種藩籬 《雲端情人》 (her)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