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beaver-dvd-1323555771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慣性聽電影英文。因此,《海狸先生》電影開頭的旁白就勾起了我的好奇:這個正在說話的英國人是誰?是Timothy Spall(曾飾演《哈利波特》電影版中的蟲尾)嗎?

電影的第一段講述了這位名叫Walter Black的人如何在焦慮症發病後失去了一切:老婆、孩子、住屋,最後走上自殺一途,但卻意外被自己的第二人格「海狸先生」(他套在左手上的布偶)所救,從此展開他接下來的輝煌與衝突人生戲碼。這個漂亮的故事開頭讓我對電影的後續產生了期待,尤其是梅伯(Mel Gibson)竟然能以英、美兩種發音腔調分飾「兩角」,正反派都是自己,相當符合真實人生的情況。

此設定讓我想起了另外一部電影:《充氣娃娃之戀》。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因想改變現況,而幻想出一個朋友(伴侶),以期改變人生現況。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充》片的主角Lars是為了追求真實人生的愛情而「賜死」了充氣娃娃(某種變形的不忠?),Walter則是在對親情的渴求及壓力的折磨下「躁」「鬱」交戰,割除了海狸先生,以一種更平穩的角度及心情,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可惜的是,兩片相較之下,《海狸先生》因為Walter之子Porter這條重要支線的存在而產生了弱拍。若究其根源,Walter的憂鬱症成因也包含了這個兒子對他的態度。然而,雖然跟聰明又深藏激情的金髮尤物談戀愛令人心神嚮往,Porter這個角色跟整體劇情的調性不夠協調。雖說兩人的確不和,但父子的交流仍嫌過少,使得最後的大和解相對突兀。不過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或許也是因為梅伯把他的角色詮釋得太好,使得飾演Porter的年輕演員Anton Yelchin招架不住,電影便產生了一道不大不小的裂縫,影響了影片的力道。

上星期到松山療養院探望一位很重要的朋友。言談間,觀看他的養病作品間,我看到了對死亡的渴盼。「很多次都想自殺,」他輕描淡寫地說。前幾天看新聞,有醫師出來控訴精神藥物的濫用不但侵壞了人們的大腦,藥物的副作用更會讓這些被判定為「病患」的人萌生死亡之意。去年我翻譯的一本書裏頭也有類似的訊息。精神疾病存在嗎?我相信是有的。它真的能醫嗎?若依照我看林夕所寫的幾本散文書中所提,它確實是可以被穩定下來的。但罹患精神疾病的人真有那麼多嗎?這我就不敢說。任何事情一旦牽涉到了利益,真相常淪為各說各話,而我選擇一種「相加除以二」的態度,以自己的眼去觀察這個世界。而《海狸先生》,這部「精神病患努力回歸常人社會」的電影是否點出了表象以外的問題呢?家人間看似好意卻心藏自私的「我是為了你好」;大眾隨著媒體起舞,又好奇又輕蔑又欣賞一個「瘋子」,最後棒打落水狗(如果一種玩具真的有趣,常理上來說不應該被市場在短時間之內接受又排斥,由此可看出大眾買的不是海狸玩具本身)。終究是寂寞的吧,所以Walter才會寧可切斷自己的一部份,也希企重回家人懷抱。而且對多數人來說,主角賭命與他人產生聯繫才是常態,「Walter與海狸先生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不是一個正確答案,這是《海狸先生》所提出的,血淋淋的殘忍真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ke 的頭像
    Luke

    豺遊民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