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英文譯者。小說、散文、翻譯、創作計畫曾獲多項文學獎,包括台北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菊島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譯作二十多冊。近期創作主要刊載於上下游副刊。

合作、活動邀約、邀稿,請寄信至luketsu@gmail.com

FB粉絲頁請搜尋:朱浩一

Youtube頻道請搜尋:Lulen Show 路人秀

請注意,本站的任何心得或評論文章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迴避劇情或結局的討論
IMG_2357.JPG

每一本書,都是編輯、美術、作者、翻譯者...同心協力「生」出的孩子。這些孩子有胖有瘦,有各種個性。無疑的,《故事。背後的故事》是個厚度直逼七百頁的胖孩子,這會讓你有點擔心:認識它會不會有難度?路途艱辛嗎?

這點,我想就必須聊回它的個性。如標題,《故事。背後的故事》介紹的是其他孩子(書)鮮為人知的大小事。例如《湖濱散記》的作者為什麼被抓去關?因為他堅守自己的「正義」;大家都聽說過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但很少人知道他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就像希特勒差點成為畫家一樣會讓人覺得「咦?」;《包法利夫人》如何因「讓少女臉頰泛起紅暈」而遭起訴,又如何獲判無罪而讓書籍大大暢銷;而史丹利‧庫柏力克的《奇愛博士》又怎麼「忠實反映世界存亡的搞笑面」?太多了,366則,聊完了,天也黑了。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925.JPG

因為上一本翻譯的遊戲書賣得不錯,因此有了翻譯第二本書的機會。可惜我想這本書的書名就會讓人思考、卻步,英文或中文都是。舉例來說,我之前翻的那本很容易送,而且收到的人正常情況下都會開心。但這本書就不同,送人家有點像暗藏批評那樣,無論送的人有否多想,收的人如果要解讀「是在說我家小孩太寵嗎?」那兩人的交情多少會被影響,而且哪個父母不害怕被貼標籤?自己買當然顧慮少些,但還是有點在看禁書的感覺,當眼光跟別人對上時都要發出無聲的訊息:「沒有沒有,不是不是,參考而已參考而已」。可惜了這本書。

《我家沒有驕寵兒》是一本很驚悚的書,翻開沒多久讀者就會看到相當怵目驚心的案例:一名已經有毒品及性經驗的少女企圖自殺,因為覺得「人生不過如此而已」。她被開立抗憂鬱藥物,這是成人世界的「治病良方」。這個女孩十三歲。她只是罹患已漸趨普遍的「被溺愛症候群」(The Pampered Child Syndrome)的一個小小案例。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924.JPG

學識粗淺如我,直到接下《祕密紐約》的審訂工作,才知道原來「祕密」如果打成「秘密」就是錯字。也是喔,學生時代也是教示部的,怎麼會有第二種版本出現呢?雖然文字的本質是「看得懂最重要」,但偶爾依循一下古人的腳步也是挺好的。

回正題,因為這本書,我接下了人生第一份審訂工作。工作內容包含確認資訊的正確性、確認網址是否沒變、確認店家是否還在(韓文原版到翻譯成繁體中文相隔一年多,中間倒了一些店),同時對文字進行一定的潤飾。雖然當時因預習、實際查改、再次確認而看了這本書三次,至今內容是都忘得差不多了。印象最深的是查到某個地區的超級豪華大賣場居然才開幕一年左右就倒閉,心裡頗感唏噓。大量產生的結果當然就是大量消滅。以前的人追求東西用越久越好,現在人是東西越新越好,鼓勵消費的結果就是這樣吧...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921.JPG

以我的經驗來講,通常每幾年會被報章雜誌邀稿一次。對那些月月被邀稿的人來說沒甚麼,對我這毫無名氣的人來講可是不賴。人家給稿費讓你寫你有興趣的東西,而且還是在藝文雜誌上,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多愜意啊!

IMG_2922.JPG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911.JPG

古人說「內舉不避親」,但就算古人否定這句話我還是會大聲喊:我家小石出書啦!!!

IMG_2915.JPG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Kick-Ass 2.jpg

三年前我第一次看《特攻聯盟》時非常開心。三年後,我跟小石因為金凱瑞而走進戲院。

雖然換了編劇、導演,但Jeff Wadlow很努力延續第一集的故事,並使用很多小橋段讓觀眾得以回憶當年時光。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cean's Eleven.jpg

本片是翻拍電影,但我沒看過原版。

《瞞天過海》從各具魅力的角色(演員)、流暢的敘事(包含剪接及運鏡),到復古色調及音樂都極度醉人。電影花了半個小時介紹這十一個人,但不單介紹聲音長相這些顯而易見的外在,更有他們的個性及特性,賦予角色立體感,使得後續成員們彼此之間的互動有跡可循,不只帶來笑料、預告後續,更引發大小危機。我最欣賞的部分是折疊人成功入侵金庫準備後空翻上架時負責監視的其中一人說「我賭十塊錢他會掉下去」的賤及表演者在賭場監控中心忽然倒下的騙。好的騙子不只騙敵人,更騙自己人,就連觀眾都騙了,而且是被騙得開心快樂。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厲陰宅.jpg

故事結構很穩,但也很一般:一家子撞鬼→華倫夫婦去驅鬼→鬧出很多事情→邪不勝愛,惡靈退散。

電影使用很多機車的音效,低頻音或叫什麼的,讓觀眾不舒服,有時那音效出來影城的椅子會震(我們今早去板橋威秀第7廳看早場),小石嚇死了。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民造就國家,國家保護但也屠殺國民。

在洪仲丘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還有多少人記得「前林務局官員王專吉酒駕撞死騎乘機車的吳姓兄妹」的「舊」聞。案件發生已一個月,「非人為刪除」、「碰巧消失」的「關鍵影像」至今仍沒下落。而根據新聞「林務局高官酒駕撞死人案檢方起訴要求從重量刑」指出,「王專吉仍矢口否認肇事逃逸部分」。法律不是我的強項,但我想「缺乏證據就難以重判」是不難理解的因果關係,縱使輿論四起也難對此情況有所幫助。

我在洪仲丘案看到了同樣元素的出現。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ED23.jpg

《超危險特工2:狠戰》是一部平凡無奇的續集電影。節奏快了但故事碎了,人物更活潑了但沒了層次,大場面增加了但並不特出。可惜了一群好演員(不包括老布跟鼻子越來越挺的瑪莉路易斯帕克。他們表現普通)。

沿用了《超危險特工》的角色跟經歷,《超危險特工2:狠戰》的表象跟許多動作、間諜電影一樣是「尋找失落的核彈」,潛在卻是探討伴侶間的感情關係跟父權的濫用。就如約翰馬可維奇跟李炳憲在劇中的台詞一樣:女人跟間諜行動是同一件事。上層也許有命令,你我今天可能是敵人,但每一分國際情勢都在變動,每一秒人的情緒都在流動,而不是像老布這種石器猿人認定的「我保護你,你很愛我,永遠如此,嘎嘎。」男女間諜都可能會擦槍走火,老夫老妻當然也需要冒險、離開常軌才能常保感情的鮮度。就連瑞穗冰淇淋過24小時後雖沒融化也是會些微塌陷,更何況是沒辦法添加黏稠劑、乳化劑的愛情呢?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acific Rim3.jpg

要聊《環太平洋》,當然還是得從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談起。他執導(也寫劇本)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是1993年的《魔鬼銀爪》,劇情是敘述某個好幾百年前的煉金術士發明出一種可讓使用者長生不死的蟲型機器,主角意外得到它,反派人馬則要來搶(朗‧普爾曼是本片的大反派),最後成年人死了好幾個,小女孩活了下來。此片探討了生命的永恆存續(以吸血鬼的形式)、慾望(生命、性與血)還有救贖(人如何抗拒一己之欲以進入靈性而非肉身的永生)。雖然是有點年紀的電影,片中的特效並不含糊,透過鏡頭的滑動、深入,觀眾得以進入蟲型機器的核心一窺其中的奧妙與詭異。他的第二部電影《秘密客》講的是科學家如何消滅掉自己一手創造出的巨型可擬人的蟑螂怪物,第三部《鬼童院》(片名直譯為《惡魔的脊椎骨》)則是孤兒院鬼話,帶點歷史氛圍。從這三部他早期的電影,我們就可以看出戴托羅的魅力何在:對視覺效果近乎嚴苛的要求(有看過《地獄怪客》、《羊男的迷宮》就不難注意到這點)、對掌控影片節奏的熟稔(牽涉到剪接)以及對主題的不同呈現(雖然都會帶來視覺震撼,但爽片跟腦片有很明確的差別)。一句話來說,戴托羅是一位好導演。而《環太平洋》則是一部讓我不時血脈賁張(我不常這樣,但它的CG戰鬥畫面實在是讓我爽到椅子都有點要坐不住了),看完後超想起立鼓掌(一般人通常只要導演在場都會這麼做,我如果看到爛片才不給面子。當然除非導演坐很近,這是禮貌上的需要)的特爽片!

先從劇本開始聊起。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09 Tue 2013 08:55
  • 海洋

「不是很想唱這首歌,因為唱很多次了。」陳建年在「2007年海洋音樂祭」時笑著說,當然最後還是唱了。

一直很喜歡他的〈海洋〉。幾年前聽覺得很舒服,也有點懷念,畢竟在花蓮待了五年,那種悠哉、寬闊的大環境不是身處台北可以想像的。上次回去花蓮時變了很多,年輕學生滿街擠啊聊的,整個街上瀰漫著我不喜歡的速度跟熱鬧。離開市區,花蓮的靜又回來了。

畢業以後當然發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主要還是親友的永眠。昨天在FB上看到一個朋友的近況,很是感慨。這位朋友是個裝潢公司的老闆,自己也是從底層幹起的。吃檳榔抽菸但不喝酒,平素喜歡吉他自彈自唱、寫詩寫文,文筆偶爾免不了中年人慣常的說教,但多為抒情且用情至深。這位朋友在FB上認識另一個同姓的朋友,對方也是裝潢業,一樣愛自彈自唱。兩人很快熟稔,迅速培養起默契,朋友的親戚還以為是他的兄弟呢,他初初還會笑著否認,後來乾脆就默認,很溫暖的默認。幾天前,朋友還在做著要帶去屏東給兄弟的驚喜伴手禮,卻忽然傳來他車禍驟逝的消息。他們只見過一次面,剩下都是靠FB聯絡感情,第二次見面已是一人躺冰箱,一人嘆寒夏。再捨不得,終究只能捨。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快,我爸去年去世到現在竟已半年了。

說來死了父母這件事跟失戀有點像。你跟別人講,沒經歷過的可以想像,有經歷過的可以回憶,但終究沒有人能夠徹底了解。即便是親生兄弟,每個人跟父母的應對、相處模式、甚至自己的個性都不相同,愛恨交雜,複雜的思緒只有本人知道。那苦那樂,也都是本人獨有的,他人豈能妄想?

我爸走得很快。我在上班時接到電話要我趕去醫院,因為前一年才剛肺積水,正擔心著不知道是否要走上裝支架一途,支架很貴,而且未來只會越裝越多。心急、煩惱,我趕到醫院衝進急診室,爸一句話都沒說,就躺著,一個儀器在那重覆壓著他的心臟,像醫療連續劇常演的那樣,只是爸那個搶救病患的醫生換成了台手不會痠心不會疼的儀器。我有點傻掉,來得很突然。準備好情緒正要哭,我爸的女友一臉嚴肅,叫我怎麼樣都不能哭,不然他會「無法去西方極樂世界」。長輩說話了,我忍著,當然還是不中用,眼淚偷偷掉。這時,我爸的左眼也偷掉了一顆淚。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為什麼你們要結婚?」昨天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問了我們這個問題。

我們愣了一下,感覺有點像被逼上獨木橋那樣,不是禁忌問題,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只是因為你還不熟我們,所以這話說來好像應該要很長。長話短說好了。

「年紀到了。」「不想被傳統的長輩說帶球跑逼的。」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個小時以後,我就要結婚了。

跟小石的相遇是很偶然,甚至可以說是很宿命,天打雷劈那樣。在人的一生當中,我們一定有過怦然心動的經驗。我這裡所提到的經驗不是那種某人一直對你很好,但你在某個時候才忽然領悟那樣,而是一種視覺上的,從而延伸為感覺上的,我對小石的怦然心動就是這樣。電影名稱為《小小心聲》(佳映代理的),動畫,講的是戰火下的孩子怎麼樣失去家園或左腳(右腳?)。沒有錯,遇見愛情不用去看愛情電影,啥電影都有可能遇見愛情,就算是一部你事後覺得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電影都會讓你遇見真愛。當時的情況是這樣:早上我去健身房,中午穿著輕便上衣跟短褲球鞋來到長春戲院等社團裡面報名的社員。想當然耳,參加活動大家都很喜歡抓微妙的準時臨界值與遲到之間那個小小範圍,提早到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我悠哉遊哉看書發呆。然後水筆(卵生水筆仔,樂多部落客,當時是社團的活躍人士)來了,我招呼式的揮了手,再來就恐怖了,一個爆炸型的高挑正妹居然跟在水筆後面出現。老天,水筆暗藏的女友也太太太正正正翻掉了,根本就人神共憤了啊!(no offence,水筆人超好,只是我小心眼愛妒忌而已)一樣簡單的跟正妹打招呼(我總不可能過去說安安你好正),同時邊跟水筆聊天邊眼睛一秒也沒離開的偷看正妹。後來另一名部落客波卡多也來了,但我揮個手以後就沒搭理了。(原諒我,我也是男人啊!)眼睛狂吃冰,心臟噗通跳,電影準備進場,我先進去找位子,水筆跟正妹坐在我前面。還沒開演,我們都去上廁所。在小便斗區我逮到水筆,劈頭就是一句:「你女朋友啊?」他回答:「不是啦,是我朋友。」

我馬上就寬恕水筆了。(咦?)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