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英文譯者。小說、散文、翻譯、創作計畫曾獲多項文學獎,包括台北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菊島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等。譯作二十多冊。近期創作主要刊載於上下游副刊。

合作、活動邀約、邀稿,請寄信至luketsu@gmail.com

FB粉絲頁請搜尋:朱浩一

Youtube頻道請搜尋:Lulen Show 路人秀

請注意,本站的任何心得或評論文章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迴避劇情或結局的討論

目前分類:閱讀筆記 (8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2924.JPG

學識粗淺如我,直到接下《祕密紐約》的審訂工作,才知道原來「祕密」如果打成「秘密」就是錯字。也是喔,學生時代也是教示部的,怎麼會有第二種版本出現呢?雖然文字的本質是「看得懂最重要」,但偶爾依循一下古人的腳步也是挺好的。

回正題,因為這本書,我接下了人生第一份審訂工作。工作內容包含確認資訊的正確性、確認網址是否沒變、確認店家是否還在(韓文原版到翻譯成繁體中文相隔一年多,中間倒了一些店),同時對文字進行一定的潤飾。雖然當時因預習、實際查改、再次確認而看了這本書三次,至今內容是都忘得差不多了。印象最深的是查到某個地區的超級豪華大賣場居然才開幕一年左右就倒閉,心裡頗感唏噓。大量產生的結果當然就是大量消滅。以前的人追求東西用越久越好,現在人是東西越新越好,鼓勵消費的結果就是這樣吧...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911.JPG

古人說「內舉不避親」,但就算古人否定這句話我還是會大聲喊:我家小石出書啦!!!

IMG_2915.JPG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458.JPG

《非關命運》是一本簡單、易讀但特別的書。中文版全書共225頁,前一百多頁,這名只因種族問題就跟父親一樣被關進集中營的15歲猶太少年卡維眼中所見的集中營並非冷血、恐怖,而是有條理而朝氣蓬勃,就連毒氣室、被送進焚化爐燒毀的屍體、警衛手上的皮鞭都沒有讓這本書的敘事因而陷入灰暗。中盤後,卡維越來越瘦弱,甚至染了蜂窩性組織炎,幾次都以為自己會被活活處理掉,但最後他仍是活了下來,一派平靜的訴說這一切,也感謝那些曾經幫助他的人。總算德國戰敗了,周圍的人興高采烈,自由就在眼前,我們的卡維卻說:「我發現這些人談的都是自由,可是沒有人說什麼時候會送湯來。」童稚時曾經挑食的他在集中營裡不但學會了珍惜每一口乾燥蔬菜湯,更學會了「只有飢餓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直到廣播宣布稍晚會給每一個人一份「帶來精力的牛肉濃湯」,卡維「才第一次鄭重感覺到──有點自由的感覺了。」不陷入慣見的批判,《非關命運》用現實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絕對卑微。

那麼,《非關命運》完全不恨嗎?不,這也是本書厲害的地方,它把恨意留到最後。當卡維返鄉後,一名記者注意到了沒錢付車資的他,幫他付完車資後記者叫住了他,希望能跟他聊聊他的感受。卡維說他恨,恨所有的人。出於同情,記者說他能了解卡維的感受。但這句話聽在卡維的耳中,他只認為這樣的對話毫無意義,因為你「不能跟小孩子爭辯」,沒實際經驗過的人永遠也不會懂。基於「找出原因、發掘真相」的出發點,記者形容卡維身上烙有時代「悲哀的註記」,而且說:「這已經不是你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的問題,整個世界的問題。」卡維說是沒錯,但他要先回家。記者留下聯絡方式,卡維則將之丟棄。他並不討厭記者,也感覺得到他的善意,但記者並沒有實際參與,局外人只能想像,不可能「知道」。同樣的情況去延伸,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心力去告訴別人「我了解你的感受」,我們還是不會理解當事人真正的感受,即便我們有過類似的經驗也一樣,因為個人的感受只殘留在個人心中,他人無法觸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徹底孤獨。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潛水鐘3.JPG

生於1952年,尚─多明尼克‧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在擔任記者多年後出任法國時尚雜誌《Elle》的總編輯。1995年,43歲的鮑比忽然中風倒地,甦醒後僅剩左眼可眨動,其餘的行動能力均癱瘓,醫學上稱其為「閉鎖症候群」─意識清醒但肉體動彈不得。靠著左眼的眨動及一名紀錄者,他寫下了本書,並在書出版三天後過世,享年44歲。

潛水鐘1.jpg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360.JPG

先前的文章提過近期看了三本自傳,這本由保羅‧奧斯特寫的《失意錄》就是第三本。書上介紹奧斯特「被譽為最重要、最受歡迎的當代作家之一」。他紅不紅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書經常在「一本兩百,三本五百」,而這本書的來源正是中山地下書街的三本五百。

我的第一本奧斯特是《紐約三部曲》,好幾年前圖書館借的,半年前在二手書店買了本。我是一個某些時候記性非常差的人(但有些時候又好得驚人),多年前讀完後果真不意外的一星期左右就忘光了,但留下一種「這本書真有趣」的印象。半年前買了後重讀,讀的當下依舊很享受,讀完一星期又忘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書有種很純粹、很理論性的東西吧,所以就忘了。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226.JPG

百合代表聖潔、榮譽、高雅,但它同時也有欣欣向榮的意涵。為什麼呢?因為百合隨處可見,就連照不到陽光的山谷裡也遍地花開,正如廢墟無所不在。

生命中的第一座廢墟坐落在西昌街上。後來拆了,蓋起現在也顯老態的大樓。回憶中的廢墟隔壁有條小巷,曾在那放生過一隻小鼠,在鼠籠中發現的,爸說淹了牠,我放了牠。無親無靠的小鼠被我晃著籠滑出,站著眼睛盯前動也不動,失了魂般。隔天下雨,出去看小鼠仍站同地方。再隔一天小鼠躺下,再隔一星期小鼠的白骨化了五分之一,不久後消失了。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231.JPG

「我們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孩子都非常擅於保守祕密。」

回想起父親,我總是會先想到那幾句話:「有一次過年,蔡小姐(我爸的女友)的兒女都回來家裡吃團圓飯。我買了幾個水煎包,坐在龍山寺前面的馬路旁吃,度過除夕。」「(蔡小姐的)孫子牽著我的手,邊哭邊跟我說在學校被人欺負...」「(打電話給小石)只有做爸爸的會想兒子,做兒子的都不會想爸爸。」「要吃水餃嗎?」「要不要吃綠豆湯?」「你過得好嗎?」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322.JPG

第一次注意到「張國立」這個名字是在皇冠雜誌上看了《清明上河圖》,某個文學比賽的決選小說:很有趣、人物描寫很活,雖故事背景在好幾百年前讀來卻完全不覺隔閡,作者的豐富學養更是一覽無遺。在那之後如同我丟棄了皇冠雜誌一樣也遺忘了張國立,直到一年多前在朋友經營的二手書店再一次看到《清明上河圖》才又想起這個人。

《鳥人一族》敘述的是五個三十歲大男孩的「而立」冒險。從小到大玩在一塊的死黨,就連女人也是迴轉壽司般轉來轉去。鎮日喝酒的他們一日發現老友小六居然會飛。不過誠如敘事者「痞子」在提到一學會「一指禪」的神祕老人黃石公時所提到的:「老子吃飽沒事幹,花三十年學用食指倒立?」能飛又如何?了不起被囉嗦時跳窗而去,功用不大。但又說「男人沒有性生活時,他們對螞蟻搬得動蟑螂這種事都會很興奮」。純粹的性當然就是熱狗甜甜圈,噗滋一聲故事告終,延伸的性卻是綑綁、家庭、小孩。多數男人都不願失去「自由」,但除了管不住老二外又寂寞得緊,腦子總在拔河來拔河去,搖擺不定。故事的高潮在小六參加了於復活節島舉辦的鳥人大賽結束後慢慢落幕,幾個大男孩(男人沒有成熟這件事,到了幾歲都是男孩,正如女人永遠也長不大一樣)開始步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會飛與否不重要,肚子有填飽,人生有幾個老友能隨時約出來打屁才是真的。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214.JPG

前些日子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日本名導北野武的母親很貪財,閒著沒事就要跟身為知名藝人的兒子伸手要錢。然而直到母親病入膏肓,姊姊將母親的存簿拿給他看,才知道母親從他那裏要來的錢一毛也沒花,都幫他存了起來,擔心他瞻前不顧後的個性有一天會害他坐吃山空。雖說是相當感人的故事,但大家也知道網路上各種各樣的故事、謠言甚多,又不能每一則都等網路追追追幫忙鑑定,所以總會抱著幾分懷疑。直到一個月前買下《菊次郎與佐紀》,才知道此故事的確不虛。

菊次郎是北野武的父親,有看過《菊次郎的夏天》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身為一名被招贅的木工女婿,很多時候他抬不起頭來,於是悶悶地喝了酒回家對妻兒拳打腳踢。母親佐紀管教子女嚴厲,刀子口說不出什麼好聽話,卻很疼自己的小孩們。用平淡、輕鬆、詼諧的字句,北野武緩緩道來家中的兩三事,同時告誡大家別老埋怨父母,父母也是人,也會做很多錯事,要從子女的角度去觀察後諒解他們個性中的脆弱。說來簡單,做來很困難,親子關係就是這麼一回事。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209.JPG

去年的10月15日上午九點,我人在前公司。星期一的早晨事務不繁也不忙,都市還沉醉在週日夜的狂歡宿醉中。又是悠閒的一天,我心想。直到手機響起,直到在聯合醫院看到父親的遺體,直到爸的女友交代「不可以哭,會讓他走不掉」,直到我在院外大聲嚎哭。

柔伊的母親瑪格麗特罹患帕金森氏症長達24年,同時還有充血性心臟衰竭及慢性肺部疾病。身為一個倔強、自信也自卑的女人,她吞不下眼前的狀況,於是告訴三個女兒欲自殺的意願。數個月過去計劃不停變動、延後,搞得三個女兒心力交瘁,她們的丈夫也難以諒解。終於,瑪格麗特開始禁食,並在數日後喝下量足致命的嗎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193.JPG

《好兵帥克歷險記》是捷克作家雅‧哈謝克的代表作,小說因他的死亡而以未完成的姿態存活於世上,但已被視為不朽的巨作。已沒有印象「好兵帥克」四個字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植入腦袋,但迴響確實已達數年之久。因此當在圖書館看到時,雖然我對戰爭題材的作品興趣一向不大,仍硬著頭皮借回家挑戰。

如作者在書裡頭曾經提及的作品《唐吉軻德》,《好兵帥克歷險記》並非結構精實的小說,劇情是繞著主角帥克的經歷逐步進展,從職業是狗販的他在酒吧裡與人聊天最後被密探帶走判刑,不久後又無罪釋放,然後就是帥克去從軍的「冒險歷程」。與帥克命運息息相關的盧卡什上尉、討人厭的反派杜布中尉、貪吃鬼巴倫、負責紀載軍史但卻拚命杜撰的馬列克、換了痢疾的背書機器比勒...等,都是中後期才出現的人物,總感覺劇情還沒進入什麼大事件就貿然中斷,不免可惜。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188.JPG

據說五百萬年前存在某種黑猩猩,牠們的大腦發育較之同類更為發達。這種猩猩不斷演化,最後成了你我的祖先。由於資源有限,慾望無窮,加上動物的天性,人類常組成一團又一團互相打來打去。最早使用木器、石器,後來武器也進化成了銅、鐵、鋼器。中古世紀,人們沒什麼洗澡的概念,貴族或平民都臭烘烘地和樂融融生活在一起(當時香水尚未普遍)。為了擴張領土等理由,領主們興兵打仗並不罕見。時人已懂騎乘之術,「騎士」一職於焉誕生。多數騎士隸屬特定領袖,當然也有少數騎士屬聘任傭兵或個體戶。娛樂不多的中古世紀,有些詩人、作家把這些雲遊騎士的事蹟加油添醋寫成了一本又一本的小說,稱之為騎士小說,音譯為羅曼史。大家也知道騎士出門總會屠屠龍啦、救救被囚在高塔上的公主一類的事,古今中外人人都愛的愛情羅曼史就開始成形了。這是題外話,這裡我們只討論騎士小說的部分。

十五世紀,騎士小說大行其道,男女人手一本,有人讚嘆它的多變場景,有人喜歡它數不盡的冒險,有人喜歡它那跟有夫無夫女性的隱晦又轟烈的戀情。此時,一個曾任稅務員的中年大叔賽萬提斯寫了本《唐吉軻德》來諷刺這樣的風潮。書籍因其逗趣的情節而大賣,作者在死前的一年又完成了第二部,將故事做一個總結,同時也完遂了他的初衷。至此,西方文學史的奠基之作總算完成。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1189.JPG

出於對《漫長的告別》的喜愛,借了錢德勒的處女作《漫漫長眠》回家看。

私家偵探馬羅應委託,為以石油致富的史登伍將軍處理他的小女兒卡門的勒索案件。追查過程中發生了幾樁謀殺案,馬羅逐步抽絲剝繭,最後意外查出了薇薇安那失蹤丈夫彪哥雷根的蹤跡...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1054.JPG

看過一些推理小說,常看到的設定是大宅、有錢人、複雜難解的愛恨情仇,很「三立」。可是當我們打開電視,那些個凶殺案要嘛為錢要嘛為情,而且庶民百姓犯案的機率高多了,有錢人(除了少數幾個之外)都滿愛惜自己的羽翼,腦筋寧可花在賺更多錢或把女友,也甚少在那殺殺殺的。《郵差總按2次鈴》便是一部「小成本」的犯罪小說。

生於1892年,《郵差總按2次鈴》是美國小說家James. M. Cain的處女作,因它赤裸裸的情慾殺人動機跟緊湊的劇情引起轟動,一度成為禁書。而套句詹宏志說的話,「被禁賣得才會好」,本書也許反因這樣而獲得了更多注目。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164.JPG

幾個月前在翻閱《如何閱讀一本書》(結果這本書我到現在都還沒讀完)時看到末尾的地方有書單,做了些記號看手邊有哪些書,又有哪些書是想先看的。當時一是因為重看了《異次元殺陣》,覺得裡頭的東西很「卡夫卡」;二是因為《戀之罪》裡不停提到,所以就很想看《城堡》。上網查了一下,它有很多個版本,最完整的版本(收錄刪節段落等資料)貌似只有德文版。德文我看不懂,英文版不是很好找,中文版很怕是翻譯自英文版,韻味在進行一次又一次轉換時總會不停流失(台灣的書很多都不講那麼清楚,讀者要到很後來才知道原來不是翻譯自原文)。本來想買,決定先去圖書館借來看再考慮,所以借了這個「桂冠世界文學名著」的版本。根據292頁的說明,此書應是譯自德文初版及增訂本,滿好的。

《城堡》,雖然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叫做K的男人一直想見某個叫克拉姆的城堡主管,但無論怎麼樣也見不到」,然而故事之曲折離奇詭怪實非三言兩語可講完。(所以有陣子我如果睡不著就會翻它個兩三頁,然後就一覺到天明)以下,我將「稍微」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9642.JPG

小石愛逛文具店。幾個月前我們去到北車附近的久大,在二樓的那間,她去看文具我則東翻西翻書,翻到了德國律師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罪咎》,裡頭那篇一群樂隊手在無故的情況下集體強姦兜售啤酒的少女的故事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上個月在圖書館看到了《罪行》立刻借回家,果真沒令我失望。

《罪行》共收錄11則短篇故事。其中有殘忍的殺戮,有動人的時刻,有法庭中的攻防戰,共通點則是文字的乾淨、簡約、冷靜、逼真。作者利用他擔任律師數十年來的經驗寫下這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並藉由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性的黑暗跟法律的力量,無論是自保或是傷人,法律都是強大的武器。而人卻是怎麼樣的渺小脆弱,隨時隨地都可以簡單地失去生命。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9641.JPG

有好幾年的時間嗜讀村上春樹的書,他經常不經意的提及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大名,也從不避諱的表達出他對錢德勒筆下角色馬羅(Philip Marlowe)的喜愛,尤以《大眠》跟《漫長的告別》在我記憶中留下最深的印象。

國中時看了不少日本的推理小說,可能當年也看不大懂吧,內容幾乎全忘光了。讀外文之故接觸了一些歐美的文學,出社會後迷上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的雅賊系列,主角柏尼‧羅登拔(Bernie Rhodenbarr)的職業明明是小偷卻總陷入殺人事件中,典型的「偵探走到哪哪就死人」,相當逗趣而充滿機智。錢德勒?不是沒想起過,但不覺得《大眠》啦《漫長的告別》啦光書名聽起來就很沉重嗎?好像黑夜中在結冰的河面上那麼冷峻,又像某堵難破的硬牆而我偏偏出門又忘了帶炸藥。因此在書店時眼睛會自動進入過濾模式,喔錢德勒嗎?我沒看到。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7319.JPG

跟父親之間不多話,搬出家裡後,一個月能講上兩百字就算驚人,多數都是「你最近好嗎?」「工作順利嗎?」等稀鬆平常的話題。自認不是什麼好兒子,承襲自父親的罪惡感偶爾爬牆侵擾,多數時候靜如眠貓。一代一代,我們努力跟家長、跟自己和解,直到死亡降臨。

在《記憶之宮》中,敘事者米拉告訴我們她與美貌、聰明的母親諾瑪之間的故事。承襲自母親的精神分裂症撕裂了米拉,讓她徘徊在現實與想像間不可自拔。這樣的瘋狂也連帶撕裂了諾瑪與她一雙女兒間的感情。受不了無止境的折磨,兩名女兒心碎的離開,把母親留給了街頭,留給了庇護所。

文章標籤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383.JPG

前陣子看了《兩分銅幣》,總覺得不夠過癮,不夠「亂步」。直到翻開《陰獸》,我的笑靨才終於綻放。(粉紅色的背景有很多玫瑰花)以下就針對這本書中所收錄的四篇故事來發表一點我個人的看法。

陰獸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MG_5959.JPG

看過《亂步地獄》、《江戸川乱歩猟奇館 屋根裏の散歩者》、《江戸川乱歩全集 恐怖奇形人間》後,徹底顛覆了我早些年對他只會寫少年偵探小說的看法。亂步的詭情、扭曲、病態世界讓我深深著迷,但還沒著迷到想買作品的動力。比起來,《家畜人鴉俘》的名稱吸引人多了。

初到小石家,除了對她小說及漫畫的收藏量感到詫異外,更為其喜歡的題材感到欣喜:《山海經》、《天才柳澤教授》、《傀儡馬戲團》、京極夏彥、橫溝正史、村上春樹,還有,江戶川亂步。

Lu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